许许,女,1976年生,浙江杭州人。现为中国福利会孤残儿童康复医院医疗部护士长、护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
200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,同年进入中国福利会孤残儿童康复医院工作。
许许一直致力于为孤残儿童提供优良的护理服务。她用心视察每位孩子的需求和变化,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。在工作中,她始终坚持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理念,关心爱惜每个孩子,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,实现自我价值。同时,许许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社会贡献气力。
“陪诊师”是干嘛的
“陪诊师”是干嘛的
“陪诊师”这个行业可能许多人连听都没听过,这个行业目前没什么门槛,虽说没什么门槛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,主要还是需要有耐心、细心和有爱心
“陪诊师”是干嘛的,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,有需求就会有市场,老年人、残疾人士、孕妇甚至一些独居年轻人在就诊的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陌生,或者行动不便这让就诊过程更加艰难,于是就需要一位“陪诊师”的全程陪护。医院人多,就诊的流程也多,非常累,而且由于对医院不熟悉还会做许多无用工。
于湘广东32岁,入行两年
我入这行前是在干护工,做了五年,偶然一次机会听说了陪诊师,刚开始我只以为其实跟我们也差不多,慢慢的我发现这行的需求好像越来越大,我也开始想要了解它了,刚开始了解我就发现这跟护工很不一样,深入了解后我果断入职了
虽然之前我就是干护工的,我认为这还是很好上手的,入职后我发现这不是字面意思所说的“陪诊员”,字面意思上所说的是最常见的陪客户到医院报道、候诊、取药、记医嘱等等
入职后我也遇到过许多特殊情况,比如高龄老人突发疾病,要到大医院就诊来到了杭州,还有许多没有听过这个行业的人对这个职业的不信任。
记得刚入职两个月时,接待了一位杭州本地的吴大爷,下单的是他儿子,由于上班没时间陪父亲,于是通过微信小程序杏仁帮找到了我们,在陪诊的这期间吴大爷好像一直持怀疑心态,觉得这点小事没必要花钱,对我也是极其苛刻,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一个月后,我接到了一听电话是吴大爷儿子打来的,他说他父亲现在就在我之前陪诊的那个医院,想找我帮帮忙,那天刚好陪诊完上一个客户,找到吴大爷后他正站在原地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,我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搀这吴大爷到座位上休息,弄完一整个流程后,大爷感激的对我说“小于,其实之前我确实对你们这个是不太看好的,在这里我要跟你道个歉”我当时听了后更加确定我要做这行的决心,真正的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心情。
在网上看到许多宣传说一个月轻轻松松好几万,其实真正的“陪诊师”不像宣传这样,赚的也都是自己的辛苦钱,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管你是想干“陪诊师”还是想找“陪诊师”一定要慎重
大城市的陪诊师指的是陪病人在医院就诊,主要是因为这些病人没有空,或者是不懂得如何就诊,所以才有了这个工作的出现。很多人都误以为所有的顾客都是体弱多病,没有文化的老人,谁知道年轻客户竟然超过了6成以上。很多人也认为这个行业的收入很高,一天几百块钱的收入,一个月轻轻松松过万。但有过来人表示,这个行业尽管有高薪,但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那么高,一个月过万可能很困难,需要积累经验,也需要积累客户。经过这两个数据的说明,很多人开始疑虑这个行业到底有存在的必要吗?
其实我是认为这个行业有存在的必要的。不管客户是年轻人,还是老年人,他们只要成为顾客,就说明他们有一定的需求。比如他们时间忙,那么他们就没有时间去医院领药,尤其是中药,一般都是需要第二天去医院领取的,而很多人没空,所以需要请人帮忙。又比如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,应该挂什么科,也不知道就诊的过程是什么,也不知道如何填就诊卡的信息,也不知道怎么缴费,等等。这些人是很慌张的,而且又不好意思问工作人员,所以自己就开始瞎忙活,耽误了很多的时间,甚至还会挂错号。因此这些人特别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,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服务,耐心地教他们填表,找到相对应科室的医生,然后帮助病人表达自己的病情,然后帮助他们缴费,带他们去做相应的地方做检查,以及做一些心理辅导。
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,很多从业者没有丰富的经验,并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客户,所以刚开始收入是很少的,一个月最多也就一两千块钱。但自己知识水平的提升,经验的积累,可以更快更好地服务客户,赢得客户的信任,慢慢地自己的收入就会增高。因此,大家不要灰心,尽可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,病人多,科技在快速发展,需要这份服务的人只会越来越多,收入就一定会越来越高。